车友车行

游戏进化史视频解说(游戏的进化史解说好看视频)

车友车行 游戏技巧 2022-12-29 1024浏览 2

射击游戏进化史!一场横跨50年的创意与变革之路

当你牵手、接吻、与爱人相拥时,你的脑中就会分泌出"多巴胺"这种神秘的物质,它代表着人类对于欢愉的预期、对快感的追求。很多人会问这跟STG(射击类) 游戏 有何关系?其实,玩 游戏 所带来的快感同样是因为"多巴胺"的分泌,它让你对 游戏 的分数、通关的成就感、 探索 的乐趣等等一系列能让你愉快地东西产生无与伦比的期待,并且从本能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你,让你去体验那些导致你欢愉的 游戏 。

游戏 的快感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个决策的对错,决策正确会让你产生自信,决策失败则会让你变得沮丧。STG 游戏 往往会通过无穷无尽怪物,各种突发情况,随机的敌人攻击路线来加快 游戏 的整体节奏,大幅压缩你的决策时间并降低 游戏 容错率,让你在短时间内将紧迫感攀升到极致,并不断促进你脑中的多巴胺分泌,让你产生更多的期待。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相比其他类型 游戏 ,STG 游戏 往往能让你在最终决策正确时产生更多欢愉感。(注:同理STG 游戏 的另外两个兄弟,赛车类 游戏 与球类 游戏 也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枪、车、球被认为是这个世界上最能让人产生快感的三种 游戏 类型。)

上世纪清版射击 游戏 成为主流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STG 游戏 已经崭露头角,由日本太东公司开发的街机 游戏 《太空侵略者》成为了当时最风靡的STG 游戏 作品之一。玩家操控由地堡保护的炮塔,抵御外星生物的入侵。合理的难度进阶设计,有趣的 游戏 玩法,不断下压的外星生物带来的紧迫感与独特的击杀音效完美结合,导致《太空侵略者》获得了大量玩家的青睐。而随后数年间的STG 游戏 大部分也都借鉴了该 游戏 的设计,清版射击 游戏 一时风头无量。

不过,随着雅达利时代的崩塌,任天堂、世嘉等日系 游戏 厂商的崛起, 游戏 主机性能的再度提升,玩家与市场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仅能左右或是上下移动的简易清版射击 游戏 早已不能让玩家的大脑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

(铁板阵) 这时,越来越多的STG 游戏 制作者加入到寻找另一种能刺激玩家的创意旅途中。最终他们找到了,日本街机的黄金时代也在这个时候开启。未来15年间《铁板阵》、《沙罗曼蛇》、《魂斗罗》等等这些超经典STG 游戏 出炉,他们涵盖了横版过关,竖版卷轴,八方向移动,跳跃射击,多种敌人动作独立设计,独立关卡设计等等一系列让玩家眼前一亮的创意内容。越来越多例如RPG、散弹枪、坦克、直升机这类以前限于机能无法在 游戏 中出现的武器也被搬入 游戏 , 游戏 制作者的脑洞也随着这个黄金时代逐渐开启,未来 科技 、宇宙飞船、激光武器、外星生物,越来越多精细化的内容让STG 游戏 变得愈加多姿多彩。

FPS 游戏 崛起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兴衰更替, 游戏 同样也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电子软件开发、硬件设备性能迎来了飞跃式进步。新版街机高昂的售价让不少以此谋生的街机厅老板都没法一次性购买太多,只能小批量的更替。这时的家用机早已不再是那个不如街机画面的追赶者,家用机在电视上所展现的画面色彩、 游戏 性能都碾压了市面上大部分的老式街机,再加上PC电脑、网络的普及,单机 游戏 与网游的出现,街机渐渐走向衰落。面临发展瓶颈的STG 游戏 也随着这股浪潮正式进入下一个时代。

在讲述这个时代时,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他就是: John D. Carmack II 。 或许很多年轻玩家并不知道他是谁,但是如果把他与《德军总部3D》、《DOOM》放在一起你一定会眼熟点。没错,他就是约翰·D·卡马克二世,id software工作室的创始人之一,举世皆知的"雷神之锤引擎"开发者,天才程序员。

1992年5月5日发行的《德军总部3D》打破了市面上清版STG 游戏 一家独大的现状。《德军总部3D》虽然仅是通过"射线追踪算法"做出来的伪3D 游戏 ,但它依旧展现了3D FPS世界如何绚丽多彩。加上区别于市面上STG 游戏 的关卡设计与画面风格,吸引了大量玩家。在这款 游戏 中玩家不再是一个独立于 游戏 外的操作者,第一人称视角所带来的强烈视觉刺激与代入感,搭配绚丽的三维画面渲染,让无数玩家脑中的多巴胺急速分泌,3D FPS 游戏 令人深陷其中的魅力第一次被展现在众多玩家眼前。

而后,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款成功的真3D FPS 游戏 《DOOM》出炉,真3D效果加持下的 游戏 场景更加绚丽,撇去了"射线追踪算法"限制的 游戏 不再没有天空与地面,建筑物也不再是仅有90度直角的矩形,无数的赞誉将《DOOM》送上神坛。

甚至连比尔·盖茨都希望能将《DOOM》搬上Win 95平台宣传自己的软件。为了说服约翰·卡马克他亲自拍摄宣传了《DOOM 95》的广告。而正是这一份看似"黑 历史 "的广告,却让也让未来射击 游戏 完美匹配平台"PC"出现在了玩家的视野中。

PC端键鼠操作对于射击 游戏 尤其是FPS类 游戏 手感的提升不言而喻,键盘提供移动,鼠标提供瞄准射击的 游戏 方式,让玩家操作变得更加简洁与灵活。是否要推出PC版,如何对键鼠操作进行优化,成为了所有 游戏 厂商都需要做的选择题。

出于早期主机对于PC的性能压制,加上PC昂贵的售价,还是让射击 游戏 玩家更加偏向主机平台。但后来的事情大家心中也都清楚,从32nm处理器到AMD即将推出7nm处理器,从集成显卡到提供了专用 游戏 优化的独立显卡,从"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大屁股显示器)"到144Hz甚至240Hz超薄显示器。一代代的硬件设备性能在发生质的飞跃,其售价却逐步下降,玩家不再需要耗费半年薪水才能购买一台入门电脑,低廉的价格门槛与良好的 游戏 体验,都让曾经的主机 游戏 平台黯然失色,自此STG 游戏 的PC之路开启。

随着,《德军总部3D》的奠基,《DOOM》的成功,FPS类 游戏 的路走的是愈加宽阔。那个热爱 游戏 却不会数3的男人也从微软抽身而出,通过亚伯拉什的关系,搞定了"雷神之锤"引擎授权的G胖意气风发,在一段紧锣密鼓的开发之后,1998年11月7日《半条命》就此出炉。这时的G胖做出了与卡马克一样的选择,将开发引擎工具、地图编辑包统统放上网络,供Mod爱好者进行开发,如此大方的举动成为了另一款传奇FPS 游戏 《反恐精英》诞生的契机。

1999年6月19日,由杰斯·克里夫(Jess Cliffe)和"鹅人"李明(Minh Lee)这两位 游戏 爱好者基于《半条命》开发的Mod"反恐精英 Beta 1.0"版本正式公布上线消息。相较于其他FPS 游戏 更快的 游戏 节奏,《反恐精英》更注重玩家间PVP对抗的竞技属性,加上众多大神后续自主制作的经典地图,让这款 游戏 玩家脑中的多巴胺分泌达到了另一个高峰。

未来市面上大部分注重PVP竞技元素的FPS 游戏 ,也都借鉴了《反恐精英》中的创意。例如,国人熟悉的《穿越火线》中的团队竞技、爆破模式、个人竞技皆来自于CS中的经典模式。同样,在技能树点歪了的《反恐精英OL》中,僵尸模式也脱胎于CS1.5版本中的MOD地图。他们将其元素进行了高清素材重制,并加入了更多符合目标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元素。

射击 游戏 的另一分支:TPS

其实,跟世界上所有的大河都会拥有分支一般,在近50年的STG 游戏 发展中,除了清版射击 游戏 与FPS 游戏 外,还有另一条庞大的支流,它就是TPS(第三人称射击)类射击 游戏 。街机时期的TPS 游戏 代表作是大名鼎鼎的《合金弹头》,玩家在横版2D关卡中,操作人物拯救人质获得道具,击杀敌人与关底BOSS通关。

因FPS 游戏 的火爆,TPS类型 游戏 被玩家慢慢抛弃,仅能在各种RPG 游戏 或是动作 游戏 中成为策划刺激玩家的甜头小菜。直到06、07年《战争机器》、《质量效应》、《细胞分裂》等一众TPS佳作的出炉才让众多玩家回忆起了TPS 游戏 所带来的甘甜。相比于FPS视角,TPS视角更适合讲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那时的FPS 游戏 限于图像开发与机能问题,尽管制作者努力贴近现实,却依旧掩饰不掉NPC的模糊边角,FPS拉近的视角往往会让玩家瞬间出戏。

这时 游戏 厂商开始注意起了TPS 游戏 ,不需要制作过多的过场CG,光凭运镜就能让玩家体验到剧情的张力。当镜头拉远之后的画面,加上配音与字幕对玩家注意力转移,分分钟就能让玩家忽略对面这个可能被马赛克糊一脸的NPC。而且肩越式视角在战斗时还能加深玩家视野,尤其是在面对大型BOSS时,角色身高差距的直观对比,往往能提供更加震撼的视觉体验,而且还能方便玩家与各种体型的敌人战斗。

生存竞技 游戏 突出重围

到了如今,不管是玩家还是厂商都早已不再满足于普通的定式STG 游戏 设计,生存竞技玩法也就应运而生。"吃鸡玩法"之父布兰登·格林的经历相信不用过多阐述,近年来兴起的《绝地求生》、《堡垒之夜》等一众 游戏 的火爆早已深入人心,百人同地图竞技所带来的紧张感,人生处处遇伏地魔的刺激感,最终杀出重围的成就感都让这类 游戏 火爆异常。

经过数年间的发展,生存竞技玩法不再新奇,甚至连各种RPG网游、策略 游戏 中都有出现该元素,作为 游戏 的特殊玩法,大量 游戏 厂商为了蹭热度赶工出的玩法设计粗糙无比,无时无刻不在消费着玩家的热情。所以,对"生存竞技玩法"的优化改良就成为了 游戏 开发者势在必行的未来之路,《APEX 英雄》这种快节奏加角色特殊技能的出现,其实就是 游戏 玩法进化的展现。

北极光工作室群去年9月推出的国产 游戏 射击 游戏 《无限法则》其实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游戏 中的主要玩法不再是残酷的生存击杀,而是人类面对恶劣气候环境下的绝境挑战。虽然,玩家之间仍旧需要紧张的对抗,但最终4人抢夺直升机逃出升天的独特胜利条件,给予了轻度玩家足够的友好。玩家不再需要成为刚枪战神才能彻底胜利,逃脱与生存成为了 游戏 的主打基调。

游戏 中还提供了各种极限运动逃生方式,除了将 游戏 生存为主的主要基调展现的淋漓尽致外,还体现了对"生存竞技"类 游戏 的革新。滑雪背包可以让玩家在雪地上快速移动,滑翔背包则允许玩家在高处落下时展开滑翔翼,登山背包可以建立绳索在一些高山地形或者建筑物之间实现快速移动。

之后两个赛季推出的抓钩,滑翔伞包都可以让玩家拥有对战斗节奏的控制权,抓钩可以让玩家脱离对楼梯等固定建筑的依赖来取得视野优势,滑翔伞包增加的喷射设置则让玩家可以在部分交火激烈的地区大范围快速移动脱离战斗区域。

6月5号开启的第四赛季中,则在宣传片中暗示了车辆改装系统的上线,针对防弹装甲车等高端载具的自主改装系统在"生存竞技" 游戏 中显得非常新鲜,毕竟这类系统往往都只会出现在沙盒类 游戏 中,玩家不断地积累耗材升级车辆,而在生存竞技这种地图不断收缩的高密度对抗环境中,这种投入的风险和回报对 游戏 的玩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滑雪板,勾爪这类单体机动性,环境互动性强的移动道具几乎改变了对抗的节奏,这种改变对整个射击 游戏 的品类都是一种迎来质变前必要的量变积累。

新版本还通过升级的DX12图形技术对地图进行了全面提升,重点就在于地貌特征的丰富,戈壁、红土、黄土内陆、黄土草原、山地,针叶林等地貌的加入,比起视觉观感上的变化,真正的意义还是在于服务生存竞技这个核心的玩法。不同地形带来的不同对抗策略,路线选择,这几乎把之前版本中的固有战略思路来了一个大颠覆。

除了环境交互外,玩家和玩家的交互也永远是玩法设计中需要持续进化的一环,射击 游戏 一贯的思路中总是认为实时语音是最好的沟通方式,但无论是职业战队还是核心玩家,伴随竞技强度的提升就会发现其实在交互中真正的核心是关键指令的传递,而语言的不明确性和延迟性这两个特征都表明在竞技射击中需要一种更加瞬时,更加精准的信息传递,而这就是如今的标记系统。在新赛季《无限法则》也对标记系统进行了大幅的升级,允许玩家标记武器、防具、配件、载具、空投等各种物件。还可以通过Q键呼出菜单来进行信号标记提示,诸如注意、移动、突击、有人来过等核心信息,相较于语音,信息传递效率大幅提升。

从这数十年间 游戏 发展长河中,我们肉眼可见 游戏 的提升与技术的发展。通过STG 游戏 的本质衍生出"生存竞技"这种兼容TPS、FPS的 游戏 类型,通过一场场硬件技术变革提升 游戏 的表现。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一个新的射击 游戏 变革就会在这些从枪械,道具,载具的细微但至关重要的创新中诞生。

2000年前国产游戏进化史:过场动画强如虎,打开一玩惨如猪

很多人觉得 游戏 产业发家历程,欧美国家起步最早,其次是日本,相比之下,中国的 游戏 行业确实比较晚熟。

根据知事儿搜寻的资料显示,精讯资讯在1986年才开发出了中国第一款单机 游戏 《如意集》,可惜由于名气不大,加上年代久远,知事儿翻遍全网竟然连一张 游戏 截图都没找到,甚至连精讯旗下创办的杂志《精讯电脑》都没有给这款启蒙之作来一张纪念照,堪称中国最“低调”的本土 游戏 。

虽然无缘一睹《如意集》真容,但通过精讯在1987年发行的《星河战士MX-151》和《渔歌麻将》画面质量来看,大概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国产 游戏 的开发技术还停留在70年代欧美水平,反观80年代的欧美日本,却已经做出了《塞尔达传说》《勇者斗恶龙》《恶魔城》《 巫术3 》《国王密令》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作。

80年代的国产 游戏 玩法单一,没有什么操作感,更别提 游戏 流畅性, 游戏 能正常运行起来已经不错了!知事儿曾经玩过1989年推出的《大富翁1》,即便是出自“仙剑之父”姚壮宪之手,大卖30000套的热销作品,制作水准也是一言难尽,直到1990年开始,国产 游戏 才有了较大的飞跃发展。

先说说大宇出品的《轩辕剑》,初代《轩辕剑》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传统日系RPG的模式,像大地图、操作系统、战斗画面,基本都能看出《勇者斗恶龙》的影子,后来FC主机上推出了大量相同模式的中文RPG 游戏 ,质量参差不齐。

特效方面,通常都是一个画面抖动代表命中,一个色块特效代表魔法攻击,这些特效往往是简陋不堪的换皮效果,比如 游戏 中的炽火和寒风两种魔法,用的就是同一个特效,只不过颜色稍有区别而已。尽管如此,《轩辕剑》依然在业界引起了轰动,为日后的《轩辕剑2》和《轩辕剑3》奠定了人气基础。

身为业界龙头的智冠眼见竞争对手抢占先机,自然也不甘落后,智冠老板王俊博大手笔地签下了多部金庸武侠小说的版权,打算在武侠 游戏 领域上干一番大事,首当其冲,就是1993年问世的《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这款 游戏 ,其实非常 搞笑 ,第一个原因,是在打开 游戏 后,竟然直接给远流出版社签下的《金庸作品集》实体书打了一波广告宣传!之前知事儿曾提及过卡普空 游戏 中的植入广告,但那些软植入远远没有智冠来得粗暴。

第二个原因,是《笑傲江湖》过场动画与 游戏 画面的极大反差。不得不说,这 游戏 的过场动画,算是当时数一数二精良的了。一连串电影大片式开场,配合经典的《沧海一声笑》BGM,瞬间让人入戏。

游戏 的过场动画虽然是像素图,但镜头感和表现力十足,非常具有魄力,比TVB电视剧的打斗镜头精彩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知事儿玩的时候 游戏 总容量为72M,而 游戏 的过场动画容量居然达到了42M之高!也就是说,《笑傲江湖》超过一半的容量给了过场动画,而 游戏 本体只占了不到一半!难怪《软体世界》杂志(智冠旗下 游戏 杂志)在宣传 游戏 的时候,几乎通篇使用了动画里的素材,却几乎绝口不提 游戏 真实画面!

事实证明,智冠避重就轻的宣传手法,确实非常明智,估计它知道如果把真实画面放出来的话,销量至少降一半!因为这 游戏 的完成度实在太低了!看这歪瓜裂枣的头像,根本是直接按照电影版《笑傲江湖》的演员脸谱瞄着画的吧……

而且不知道为何岳不群的头像全程嘴角流血,我明明还没动手揍他啊!很明显是美工偷懒了。

更要命的是 游戏 内容,玩家在 游戏 中扮演的令狐冲攻击手段少得可怜,连看家本领独孤九剑都是阉割过的。是的你没看错,这 游戏 中的独孤九剑居然只有4式,而且原因竟然是“以你目前的能力尚无法融会贯通”!

本来知事儿以为随着剧情发展或者使用技能次数积累,令狐冲就会不断领悟新的剑招,然而,直到 游戏 最后一刻,我依然只能用上4招,另外5招却不翼而飞。

话又说回来,键盘左上方数字键明明有9个按键,刚好对应9招独孤剑,凭什么 游戏 平白阉割另外5招呢?唯一可能就是制作者嫌麻烦不想做了,但你这样的态度,试问对得起风清扬老前辈辛苦耍了25秒剑招演绎出来的史诗感吗?真是 过场动画强如虎,打开一玩惨如猪 !

另外,过高的 游戏 难度,也让很多玩家对《笑傲江湖》望而却步。想我令狐冲堂堂一个武林传奇,竟然被一群小喽啰打得满地找牙,由于没有中招后的无敌时间,假如多名敌人同时出招,玩家就会结结实实照单全收,因此玩这 游戏 的时候,明明前一秒还是满血,下一秒突然冒出来一句“你已经死了”是常有的事。

当然, 游戏 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无处不在的尖刺。在很多同类 游戏 中,如果误踩尖刺,无非就是掉点血而已,但在《笑傲江湖》中只要碰到尖刺,直接就是GAME OVER。

知事儿在梅庄救任我行时,心态差点被无数的尖刺搞崩了心态,这些尖刺的伸缩频率非常高,玩家必须利用非常精准的时间差进行连续跳跃才能通过,差0.1秒也不行,为了通过尖刺地形,我基本每走过一段路都要存一次档,免得前功尽弃。尽管如此,在一小片区域重复数十次失败,还是会严重影响你继续 游戏 的心情。

万幸的是,作为一款ARPG,动作流畅性是很重要的,而《笑傲江湖》的流畅性还算合格,除了行走动作有点奇怪以外,角色的出招动作比较流畅,对于一款1993年的 游戏 来说,做到这点已经算是飞跃进步。至少在我看来,《笑傲江湖》流畅性远远强于后来的《鹿鼎记之皇城争霸》和《射雕英雄传》。

说到国产单机 游戏 流畅性,当然不得不提《仙剑奇侠传》。它虽然不像《笑傲江湖》那样用一半容量打造炫酷的过场动画,但通过像素小人所演绎出来的动作流畅性也同样不遑多让,比如酒剑仙在十里坡传授李逍遥法术的小动画,就算放到2020年来看,效果也是相当流畅炫酷!

还有很多玩家可能至今都不知道,自己小时候玩过的《仙剑奇侠传》其实是阉割过剧情动画的版本,如果在正式版击败拜月教主后,其实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过场动画,只见拜月教主和水魔兽合为一体,以洪水淹没苗疆,阿奴被撞飞落水,李逍遥则施展灵敏身法踏石而行,重创拜月教主。

时隔多年,当我重温《仙剑奇侠传》并看到这一幕画面时,真是百感交集。

当然,在战斗流畅度方面,《仙剑奇侠传》也做出了国产 游戏 标杆级的水准,从攻击动作到施法动作,都是一气呵成,除了打击感稍弱以外,几乎没有缺点,这也是《仙剑奇侠传》多年来依然是玩家心目中经典之作的原因。

《仙剑奇侠传》的战斗界面,后来被很多国产RPG 游戏 所模仿,其中学得最不像样的非《剑侠情缘》莫属,都1997年了,人物动作掉帧竟然如此严重,未免说不过去。

稍微学得比较好的作品有《新蜀山剑侠:紫青双剑录》和《神雕侠侣》,这两款都是智冠出品的 游戏 ,流畅度尚可,但或多或少还是有那么点动画掉帧的情况,这绝对并非知事儿电脑配置太差所致,完全是美工偷懒,动画少做了几帧的缘故。

除了智冠、精讯、大宇几家大厂以外,号称“ 游戏 整体质量不错,但每款作品BUG一箩筐”的汉堂也推出过几款流畅度一流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炎龙骑士团》系列。

知事儿第一次接触的是《炎龙骑士团:黄金城之谜》,虽然 游戏 的战场立绘只是一个个Q版小人,但每当发生战斗,就会切换成极具魄力的45度角单挑画面,这也是我之前从未见过的震撼战斗场面。无论是亚雷斯的转斧砍劈、铁诺的平刺、盖亚的重拳、尤妮的炎龙术,与《火焰之纹章》相提并论也丝毫不虚。

《炎龙骑士团》的优良模式,后来也被自家的《天地劫:神魔至尊传》所继承,一堆看起来粗糙的像素图,却通过流畅的动作和华丽的特效,打出了极为华丽的绝招,加上铿锵有力的打击力度,爽快感一点完爆同行( 题外话:殷剑平这招飞星神剑,是不是也是酒剑仙传授给他的? )

随着竞争对手的研发实力日益壮大,后起之秀不断涌现,昔日老大哥精讯资讯的经营情况却在不断萎靡,为了改变颓势,精讯在时隔六年后,推出了《侠客英雄传》系列续作《侠客英雄传3》,直接从1代跳到了3代,至于原因嘛,说来挺荒谬的,据说是公司在开发《侠客英雄传2》的时候,资料不小心搞坏了,于是把心一横,干脆取消2代计划,直接开发3代。

虽然开发过程经历了一些颠簸,但《侠客英雄传3》问世后,确实引起了一番轰动。平心而论,这 游戏 本质上还是一款传统的武侠RPG 游戏 ,剧情比较奔放,剧情没有太多生死宿命,爱恨情仇,主人公张知秋给人的感觉有点像《笑傲江湖》令狐冲,放荡不羁,敢作敢为,而《侠客英雄传3》就是围绕着张知秋的冒险际遇展开。

游戏 的战斗演出效果是其最大亮点,同样采用了45度斜线视角,这种角度在多款佳作中已经被证实极具代入感而被大量沿用,而《侠客英雄传3》极高的战斗流畅性和动画,堪称已经到了当时数一数二的超高水准。

最大的亮点,是《侠客英雄传3》甚至在技能方面也做出了同等高的质量,一套行云流水的招式动作打出大堆HIT数,与此同时头顶的血条也在刷刷刷不停变化,先别说这些招式到底是否夸张,是否花里胡哨,当年的玩家如果看到这样的画面,加上还有武器升级、铸剑炼剑、配毒等创新玩法,试问你会不心动吗?

其实在2000年之前,还有不少流畅性和画面都特别出色的国产单机 游戏 ,尤其是1997年到1999年期间,更是国产精品的爆发期,如果不是当年盗版猖獗,恐怕国产单机市场也不至于被无情扼杀。

万幸的是,时至今日玩家的版权已在不断提升,曾被认为不可能东山再起的单机市场也有了复苏的迹象,很多怀揣着梦想的制作人已经重新踏上创作之路。也许有一天,当年被埋没的经典作品,会以全新的形态重新我们眼前。

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经典 游戏 从来不过时,奇葩 游戏 也能一生铭记,我是 游戏 知事儿,我们下次再见!

全世界游戏发展史

一、红白机时代

据说世界上第一台家用游戏机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只能呈现简单的方块线条,而且还是单色的,那时还不能称这是一个“产业”,改变历史的是日本任天堂(Nintendo),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任天堂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红白机时代,这时,真正意义上的家用游戏机FC开始风靡世界,并逐步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家用游戏机产业。

任天堂FC 世嘉MD 任天堂SFC

发布日期 1983年7月15日 1988年10月29日 1990年11月21日

累计销量 6291万台 3075万台 4910万台

其中日本 1935万台 875万台 1717万台

其中美国 4256万台 2200万台 3193万台

CPU 摩托罗拉6502 摩托罗拉M68000 摩托罗拉65836

CPU运行频率 1.79MHz 7.67MHz 3.58MHz

画面解析度: 256X240 320X224 512X448

最大发色数 52色 512色 32768

同屏发色数 16色 64色 256色

最多活动块数量 64个 80个 128个

内存 2KB 64KB 128KB

显存 2KB 64KB 128KB

软件载体 32KB卡带ROM 容量为4MB的卡带 容量6MB的卡带

日本游戏产业的起点

任天堂的FC全称为Family Computer,是日本任天堂公司1983年生产的游戏主机,现在很多游戏的前身就是来自于FC。FC为游戏产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甚至可以说FC游戏机是日本游戏产业的起点。FC也曾在80年代风靡中国大陆,那个时候很多人管它叫红白机。FC上出了非常多的经典游戏,例如大名鼎鼎的魂斗罗、勇者斗恶龙、超级马里奥、沙罗曼蛇、塞尔达传说、最终幻想、恶魔城、洛克人等等……

FC上市之后,Sega(世嘉)同期的游戏机SG-1000被彻底压制。不过FC上市不久,由于首批FC的硬件设计存在可能导致死机的严重Bug。为了挽救任天堂的声誉,山内溥毅然决定回收主机,因此而损失了15亿日元。不过这起事件让任天堂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次年FC重新上市后于一年内卖出了165万台。FC在美国的首发更加成功。1985年10月NES在纽约率先上市,首发游戏共15款。到1985年底,NES在纽约卖出了5万台。随后NES开始在美国全国上市,一年内卖出了100万台,让一度崩溃的美国家用机市场开始复苏。

16位主机时代

16位主机时代是以日本世嘉(SEGA)1988年推出的16位游戏机MD(Mega Driver)为起点的。对于世嘉而言,美国市场才是真正的战略重心。1989年9月15日该主机在全美上市,售价为190美元。由于当时美国游戏市场已经基本被任天堂垄断,世嘉决定开拓较高年龄层的新玩家群体,推出了大批面向成年玩家群体的游戏。

之后任天堂的SFC上市,世嘉与任天堂的竞争进入白热化。1992年,世嘉占领了北美55%的市场份额;1993年,世嘉家用机业务达到了空间绝后的顶峰,占据市场份额高达65%。

2D游戏最后的王朝

1987至1988年间,FC丰厚的收入让任天堂对于开发次世代主机毫无兴趣。然后,世嘉MD的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迫使任天堂不得不开始投入16位主机的开发。SFC在设计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两颗图形协处理器。

SFC最初预定于1989年7月发售,其后数度延期。不过由于任天堂有大批第三方的支持,SFC虽然姗姗来迟,却毅然是日本玩家最关注的主机。在SFC发售之前,任天堂已经接到了150万台的订单。11月21日当天,东京街头的各电器店充满了排队等候SFC的人群,很多家长为了能给孩子买部主机而旷工排队,庞大的人流甚至严重影响了东京的交通。1991年8月13日,任天堂在美国推出了经过重新设计的SNES。可惜SNES的上市时间实在太晚,当时MD已经在美国建立了足够庞大的群众基础。SNES发售第一年就被MD轻易击败。任天堂势力的削弱业为其后PS轻易占领美国市场提供了契机。

然而这时候,任天堂的好日子却快要到头了。

二、索尼的PS帝国

1993年,任天堂和SONY开始合作并研发次时代主机,然而在研制期间,任天堂和SONY在游戏的存储介质上发生了严重冲突,SONY提出应该用CD光盘来做游戏的介质,因为光盘储存容量大,成本低,方便轻巧,而任天堂坚持使用卡带,认为卡带读取速度更快。双放争执很大,最终,任天堂单方面终止了合作。这无疑激怒了SONY,为了不让成型的产品流产,SONY决定独自将计划进行下去,SONY可能也没有想到,这个决定将会改变整个家用游戏机的发展进程。

1994年是游戏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SONY发布了32位基于CD的家庭电视游戏系统索尼PS游戏机(PlayStation)。秋叶原等地出现了数百人排队购买的浩大场面,首批出货的10万台在中午前被抢购一空,甚至连索尼社长大贺典雄的孙子都不得不空手而归。由于PS的品牌号召力使得众多知名软件厂商纷纷加盟,PS主机上开始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直至两大白金级游戏厂商Square与Enix陆续宣布将携巨作《最终幻想VII》与《勇者斗恶龙VII》投奔PS,它们所引起的雪崩效应无异于提早宣判了32位主机时代战争的完结。

世嘉SS 索尼PS 任天堂N64

发布日期 1994年11月22日 1994年12月3日 1996年6月23日

累计销量 926万台 1亿台以上 3293万台

CPU 日立32位SH2 32位RISC 64位MIPS R4300i

CPU运行频率 28.6MHz 33.8688MHz 94 MHZ

画面解析度: 640X480 640X480 640X480

最大发色数 1677万色 1677万色 1670万色

多边形处理能力 30万/秒 36万/秒 15万/秒

内存 32Mbit 28Mbit 4MB RDRAM

软件载体 2倍速CD-Rom CD-Rom 64MB的卡带

世嘉土星SS的溃败

1994年,世嘉也发布了自己的新一代游戏机,世嘉将该主机定名为“土星”(SS,SEGA SATURN)-太阳系的第六行星,代表世嘉的第六部主机。

在主机发售前一个月,首批20万台土星几乎已经被全部预订,首发当日15万台主机迅速售罄。购买土星的玩家多数都是冲着《VR战士》而来。1994年底,土星在日本总共卖出了50万台,销售成绩超过了同一时期的PS。1995年5月7日,索尼与世嘉同时宣布PS和SS销量超过100万台,两大32位主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

然而在美国市场,世嘉却没有继承MD的市场优势。美版土星的价格比PS高100美元,实际性能却不及PS。1995年世嘉与索尼狂打价格战,土星以微弱的优势领先,然后由于土星的造价比PS高,到了1996年之后,世嘉再也无法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土星在美国和日本全线溃败。

短命的任天堂N64

N64虽然比SS和PS晚上市了一年半,但是在日本由着雄厚根基的任天堂依然得到了玩家的广泛支持,N64在日本的首发规模比PS和SS强大得多,首批50万台主机只用了10天时间就已售罄。1996年9月30日,N64在北美上市后同样大获成功。人们对于在游戏机市场上垄断了十年的任天堂依然信心十足,N64似乎比PS和SS更受欢迎。

然后由于采用卡带为媒体,让所有第三方大失所望。N64的卡带制造成本高达25美元,而CD-ROM只要10美分,因此N64的游戏售价一般比PS高20~25美元。N64时历史上游戏种类最少的主流游戏机,其发售之后的好几个月内一直缺乏软件支持,而PS和SS却有着空前强大的游戏阵容。N64首发的强劲势头很快被《生化危机》等大作牢牢压制。由始至终,N64基本上都是任天堂只身作秀的舞台。

世嘉的末日之作DC

由于主机设计的缺陷,世嘉的SS在与PS的竞争中吃了大亏。在开发下一代主机时,当时世嘉的社长中山隼雄决定外聘IBM的高级工程师在美国成立了一个单独的开发组,而日本方面由佐腾秀树率领团队叶在同时进行主机设计,1997年7月,世嘉高层决定采用日本组的方案,并定名为Dreamcast,是梦(Dream)与传播(Broadcast)的合成词。意思是将梦传播给玩家。

该主机在发售之前,世嘉已经拿到了50万台的订单,然而世嘉的生产合作伙伴NEC却碰上了严重的生产问题。由于图形芯片的生产速度跟不上,DC在日本的首批出货只有15万台。1999年9月9日,DC在美国上市,当天就卖出了22万台。

截至1999年2月,DC在日本的总销量为90万台,未能达到当初预计的100万台。尽管尽管DC的性能远远高于PS,但是在《最终幻想VII》等PS大作的冲击下,缺乏软件支持的DC开始呈现颓势。进入2000年,随着PS2的上市,DC在日本和美国全面溃退。2001年3月,世嘉宣布DC停产,并彻底退出主机市场。

赢家和输家的经验教训

在这一次的游戏机大战中,索尼的PS成为最后的赢家,关于索尼的PS战胜劲敌世嘉的土星,原因很多,一些说法是土星的价格比PS高,而实际性能却不及PS。虽然土星和PS都不凡有大作支持,但是PS的大作相对多一些,最终决定PS命运的可能是那些名垂青史的游戏大作,例如《生化危机》、《寂静岭》、《合金装备》、《最终幻想》等等。

而任天堂的失败在于其落伍的观念,直到1996年,任天堂推出的游戏机N64还是基于游戏卡的主机。任天堂为他的这个愚蠢的决定付出了代价,而等到任天堂清醒过来,并于2001年推出以光盘做为介质的NGC(NINTENDO GAME CUBE)游戏机时,SONY的PS/PS2早已成为游戏机领域的新霸主。

三、索尼的PS2帝国

2000年初,PS2的网上预约正式开始,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网站竟然在开始的1分钟内接到了10万多份的订单。服务器不堪重负,当场瘫痪。狂热的预约活动一直持续到2月底,共有38万份PS2被订了出去。

2000年3月4日,PS2的发售引起了新一轮的抢购热潮。东京秋叶原电器街甚至出现了5000余人的长队,排在队首的几人则在四天前就已经搭好了帐篷,狂热度令人叹为观止。最后SCEI再次创造了业界的神话:三天内PS2总计销量达到了98万台,成为有史以来销量速度最快的电视游戏主机。

PS2在日本地区的首发出货量为115万台,超过了当年的初代PS主机。但由于市场需求量极为庞大,最终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价格炒作现象也开始在eBay等拍卖网站上蔓延,许多PS2被以数倍于官方零售价的价格拍卖,即便如此,照价买单的玩家依然大有人在。

PS2在2000年首发之初的游戏数量并不算少,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大作并不多,再加上首发缺货情况严重,软件的销量也因此十分低靡。然而到了转年,随着主机供货的逐步趋于稳定和大作的陆续发售,PS2的销量也开始扶摇直上,直至最后坐上现有主机平台霸主的宝座。

该主机上诞生的著名游戏系列包括:《鬼泣》、《鬼武者》、《真三国无双》、《王国之心》。

世嘉DC 索尼PS2 任天堂NGC 微软Xbox

发布日期 1998年11月27日 2000年3月4日 2001年9月14日 2001年11月15日

累计销量 1045万台 1.11亿台以上 1850万台 2200万台以上

CPU 128位SH4 128位EE IBM PowerPC 750CXe Intel特制Pentium III

CPU运行频率 206MHz 295MHz 485MHz 733MHz

GPU PowerVR2 GS,主频 147.456MHz ATI Flipper 主频162MHz nVidia NV2A

最大发色数 1677万色(16位色) 1677万色(16位色) 1677万色(16位色) 429496万色(32位色)

多边形处理能力 300万/秒 7500万/秒 1200万/秒 1.165亿/秒

内存 16MB 32MB RDRAM 24MB 64MB

显存 8MB 4MB 16MB 显存和内存共用

软件载体 GD-Rom 4倍速DVD-Rom 特制8cm DVD DVD-Rom

任天堂NGC的反击

1999年3月3日,在索尼公开PS2的第二天,任天堂与松下共同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了新一代游戏机的开发,并宣布其性能规格将会在PS2之上。然后NGC的首发游戏阵容太过薄弱,NGC首批出货共有45万台,而首周之内只卖出了30万台,与其他主机普遍存在的缺货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NGC的仓促上阵不仅没有起到压制PS2的作用,反而让任天堂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NGC的美版首发又很不幸地遇到了Xbox这个强劲的对手,结果其在北美的首批销量为46.9万台,比Xbox少了将近10万台。游戏阵容薄弱,这是NGC从发售日起就从未跳脱的窘境。在《光环2》发售后,NGC在欧美被Xbox远远抛在了身后。

微软XBOX的挑战

2001年11月15日,微软发布了Xbox游戏主机。虽然Xbox在美国上市时,PS2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台,然而来势汹汹的Xbox依然令人畏惧。微软在纽约和旧金山举办了盛大的Xbox午夜首卖活动,比尔盖茨亲临纽约时代广场,并在零点一分亲自将第一部Xbox递给热心的玩家,并与其一同体验了Xbox的魅力。

不过,相对于Xbox强大的硬件性能而言,299美元这低廉的售价在当时而言简直与恶性倾销无异。以这样的价位销售,每卖一台Xbox,微软将会亏125美元。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现在全球销量两千万台的Xbox已经稳稳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但这些年来微软在硬件上10亿美元/年的蒸发式挥霍实在有些惊人。“第一代就像一局游戏,如果你玩得好,那么到最后他会说:‘你可以再玩一遍了。’就是这样!”比尔盖茨说。几十亿美元的亏损仅仅是为了“再玩一遍”!世界首富的耐心令所有人胆寒。

索尼帝国的成功

到这里,索尼的游戏机帝国已经初具雏形,索尼也从游戏的门外汉摇身一变成了电视游戏界最大的赢家。虽然在2001年微软的突然杀出和任天堂的蓄力反击为市场的走向带来了一些变数,但历史和事实证明,PS2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游戏主机。

四、次世代游戏机

时光流转,三大厂商的新世代主机已经全面上市,SONY、微软和任天堂都拿出了自己的侃价本事来推广各自的新产品,这一次游戏机大战到底是鹿死谁手呢?

随着微软的XBOX360、索尼PS3和任天堂Wii的发售,次世代游戏机大战日渐白热化。自从索尼PS系列一直领军游戏机市场独占鳌头以来,十年间都没有这样激烈的“战争”了。如今索尼、微软、任天堂三强鼎立,各自的次世代游戏机都有其优势和弱势,目前看来很难预料最后的结果会怎样,而且更大的竞争应该在于索尼和微软之间。任天堂很聪明的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

索尼PS3 任天堂Wii 微软XBOX360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11日 2006年11月6日 2005年11月22日

累计销量(截至07年4月) 184万台 584万台 1000万台

CPU Cell处理器,每秒2.18T浮点运算 IBM Broadway 90nm IBM PowerPC

CPU频率 3.2Ghz 729MHz 3.2 GHz

GPU 550MHz RSX(NVIDIA) ATI Hollywood 定制的ATI图形处理器

视频 解析度最高1080i;HDMI输出端子(60GB版本),支持HDMI1.3标准 解析度最高853×480;输出端子AV多重 解析度最高1080i;输出端子:标准AV线、HDAV线

内存 512MB(256MB XDR主内存;256MB GDDR3显存) 系统内存650MHz;512MB闪存 512 MB GDDR3 内存,700 MHz DDR 频率

网络功能 网络平台:PlayStation Network Platform 网络平台:Wii Connect24 网络平台:XBOX Live是目前最成熟的游戏网络平台;服务:Live Anywhere

控制器 PS3手柄使用蓝牙技术,搭载动作感应技术,6轴感应系统,无震动功能。无线手柄有效距离30英尺 Wiimote,支持四个控制器,支持蓝牙,信号有效范围达到10米。具备震动功能,内置3轴动作感应器。 无动作感应功能;具备震动功能;最大支持4个无线手柄;无线手柄有效距离10米,电池时间40小时。

媒体和其他功能 USB2.0 × 6;

向下兼容PS、PS2;

Blue-ray 光驱,5.1声道的声卡

MemoryStickDuo记忆卡或SD记忆卡或CF卡;10/100/1000Mbps宽带以太网络接口;可外接2.5吋的硬盘;

可与PSP连动,通过无线LAN或者USB 2.0与PSP连动 USB2.0 × 2;

内存扩展槽:2个SD插槽;

向下兼容GameCube、NES、SNES、N64游戏;

光驱兼容8厘米GameCube光盘、12厘米Wii光盘;Wii主机GameCube存储卡插槽2个 USB2.0 × 3;

2个记忆卡插槽;

硬盘可拆卸并可升级的;

支持更换个性主机面板;

可拆卸并可升级的20GB硬盘;

12 速双层 DVD-ROM;

64 MB 起始的记忆卡容量;

对应视频摄像头

微软的XBOX360先发制人

2005年11月22日,微软推出了XBox360游戏机,这台“潘多拉的魔盒”实在充满了诱惑。次世代战争的帷幕已由Xbox360率先掀起。XBOX360拥有众多欧美玩家用户,在欧美占天时地利。提前发售的一年之中,占有了大量的欧美游戏市场,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XBOX360始终难以打入日本市场。

索尼的PS3出师不利

直到2006年11月11日,索尼才推出了新一代的PS3游戏机,由于PS3使用的CELL处理器、蓝光DVD的成本都非常高,因此就算PS3的价格比Xbox360与Wii加起来还多,外界都一致认为SONY还是赔本在卖,如果按照SONY预期的,PS3要在发售半年内达到全球600万台的数量来预估,PS3在发售第一年就可能让SONY赔本20亿美金。

任天堂的Wii另辟蹊径

任天堂在2006年11月6日发布的Wii游戏机,虽然也加入了次世代游戏机的战役,但是游戏机的性能和XBOX360及PS3相差实在太大,因此不要指望Wii上的游戏画面能达到前两者的水准。

不过,Wii的成本是三个之中最低的,耗电量也非常低,Wii最大优势在于它独特的动作感应控制器,Wii能识别出玩家做出的动作,它将创造一种全新游戏方式。Wii的游戏手柄和其以往的手柄形状完全不同,它采用了一个运动感应控制器,用无线蓝牙与主机直接相连。这款新手柄突出“仿真体验”,通过放置在显示设备中的感应器,感知玩家的手臂运动。

Wii的这种建议操作使得很多非传统玩家(女性和中老年人)都乐意来玩这种游戏,有些人认为Wii可以用来健身。

谁会笑到最后?

目前进行的次世代游戏机大战到底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呢?其实看一看前几代游戏机大战,我们都会知道决定因素是什么,主机的胜败很大程度上在于第三方软件厂商的支持,而不是游戏机的机能。因此,越多的游戏开发商支持、越多的游戏大作的出现,将决定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游戏进化史视频解说(游戏的进化史解说好看视频) 第1张

《游戏回顾之沙盒游戏发展史》

前言

自由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向往,而在 游戏 内最直观体现自由的 游戏 就是沙盒 游戏 。沙盒一词源自西方。它原指小孩子游玩的一块附有细沙的区域,孩子们可以利用沙盒建造各种东西。因此沙盒一词还隐喻着纯粹与自由。(沙盒现在也更多的适用于心理学,来缓解压力)当下最热门的沙盒 游戏 就是借用了这个比喻。沙盒类 游戏 指的则是一种非线性的虚拟 游戏 ,他与传统线性虚拟 游戏 有着根本的不同,开放式场景,动态世界,随机事件和无缝衔接的大地图才是沙盒 游戏 的主要特征。玩家可以在 游戏 中尽情 探索 ,与各种元素随意互动。而无须去做所谓的既定剧情任务或是被迫进行无法返回的场景互换。与此同时,玩家的种种行为或者是细微的动作都有可能对整个 游戏 世界产生不可逆的影响。这样的 游戏 会给玩家一种真正在玩 游戏 的感受。而不是传统的线性剧情 游戏 牵着玩家走,而被 游戏 “玩”。

正文

沙盒 游戏 和传统 游戏 类型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从核心玩法来看,传统虚拟 游戏 中,一般都有着明确的目的,以及围绕这一目的而设计的核心玩法。例如,角色扮演类 游戏 的主要目标可以被设定为PK,社交或者副本,但在每个阶段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提供给玩家,竞技 游戏 的目标被设定通过自身操作和战术等技巧击败对手。而沙盒 游戏 讲究的是“自由度”,即尽量无拘束地与环境发生互动,并没有特定的目标。

另外,从 游戏 策划角度来看,传统 游戏 的策划需要尽力填充内容,如设计关卡,数值.战斗模式,平衡等. 而沙盒 游戏 的 游戏 策划则需要尽力搭建内容的基础平台,给玩家创造一个能够自由活动的框架。 同时,在沙盒 游戏 中,玩家不再是和有限的道具互动,而是和地图内几乎所有的道具进行交互,这不仅造成 游戏 复杂程度的极大增加,也造成了对引擎技术和技术稳定性需求的加大。

从整个虚拟 游戏 发展史来看,早期有很多 游戏 按照今天的眼光来看都属于沙盒 游戏 。因为早期的虚拟 游戏 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并没有太多能力为 游戏 架设足够多的系统, 游戏 模式和规则机制,很多 游戏 往往都是只搭建出一个基本的玩法,让玩家在保持一定自由度下进行 游戏 ,这恰恰符合我们今天所说的沙盒类 游戏 的基本特征。那么究竟沙盒 游戏 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沙盒 游戏 的发展 历史 。

追根溯源,世界上第一款沙盒电子 游戏 出现在1976年。一款名为《巨洞冒险》(ColossalCave Adventure)的 游戏 出现在了当时的计算机平台,《巨洞冒险》是世界上第一款可以保存进度的 游戏 . 游戏 过程中玩家只需在命令行输入“save”,随后自己编写一个文件名即可存档,当需要读取进度时,输入存档文件名便能继续。

1972年,刚与妻子离婚的威廉克劳瑟开发了一个简单的文本电脑 游戏 ,希望借此来吸引他的两个女儿常回家看看。这位感情生活中的失败者是一名就职于美国BBN公司的电脑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位桌面 游戏 《龙与地下城》的玩家和洞穴探险爱好者。这款冒险 游戏 便以他在洞穴探险的经历为基础,加入了许多幻想成分。1976年,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唐.伍兹(Don Woods)找到克劳瑟,希望能对这款 游戏 进行扩展开发。伍兹将克劳瑟的 游戏 代码扩写了两倍,增加了奇幻小说《魔戒之王》中的精灵,巨魔等内容。两人合作完成的新 游戏 名为《巨洞冒险》,它的商业化版本被移植到多种平台,并对日后的图形冒险 游戏 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由于当时美国大学校园的上机时间非常宝贵,因此克劳瑟在程序中设定,“巫师”玩家在存档15分钟后才能重新进入 游戏 ,普通玩家则需要等待45分钟。 他希望玩家可以借保存进度后的间隙出去透透气,同时把电脑让给其他人。 而 游戏 机平台玩家直到十年后才享受到“Save”与“Load”的乐趣。1986年,任天堂的《银河战士》首次采用密码接关的方式,让玩家的以继续 游戏 进度。1987年,《塞尔达传说》借助卡带中的电池,第一次在家用主机上实现了保存进度的功能。

但《巨洞冒险》并没有主线剧情也没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玩家可以在巨型岩洞中自由行动,因此它被认为是 游戏 史上最早的开放式世界设定的沙盒类 游戏 ,并没有图形界面,它更像日后出现的MUD文字 游戏 。但在当时《巨洞探险》在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上成为热门,很多硅谷极客都为之着迷。在当时有人戏称《巨洞冒险》让电脑业的发展停顿了两个星期。而之后,沙盒 游戏 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开放概念的兴起。

在街机时代,典型的 游戏 是横板过关和格斗类 游戏 。这些 游戏 都需要尽快打倒对手,但 游戏 设计者逐渐发现有些玩家对这类 游戏 厌倦以后,就开始给 游戏 尽量加入了 探索 的成分。这其中的代表作是1980年的《创世纪:第一黑暗纪元》,而他也被认为是早起RPG开放 游戏 的雏形,玩家可以用第一视角进行相对自由的 探索 。

1984年的《Elite》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款具有真正意义的沙盒 游戏 ,这也是第一个采用3D网格画面的PC 游戏 。该 游戏 的主要内容就是玩家驾驶一艘新手飞船,在宇宙各处完成委托任务,并与敌人进行战斗。其画面在现在看来也只是由简单的线条和立体色块构成,但这一作品却在当年震惊了 游戏 界。 游戏 中的宇宙是自动随机生成的,其经济系统本身就值得反复研究,而它的3D网格画面则是巨大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Elite》体现了一种空间移动和选择上的自由,它使得 游戏 世界不再是封闭的迷宫,而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宇宙。虽然那时“沙盒类 游戏 ”这一概念还并未明确,这种开放性世界的概念也颇为粗浅,但该作依旧开创了自由玩法的先河,而让玩家的行为来影响的制作理念也成为了后期沙盒类 游戏 制作者的核心追求。

二,沙盒时代的到来

在这一阶段,开放世界,自由玩法,鼓励 探索 这些沙盒 游戏 最核心的要素开始逐渐明晰,但这些要素仍是以辅助其他 游戏 核心玩法的形式出现。一种类型是“角色扮演+沙盒”,即 游戏 的主要核心是角色扮演,但同时给予大地图和极大的自由度,这种类型的 游戏 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早期比较流行。其中代表作为1985年推出的《塞尔达传说》,《塞尔达传说》是任天堂的畅销作品,销量超过650万,多次入选最伟大 游戏 榜单。这款 游戏 结合了动作,冒险与角色扮演 游戏 的元素,采用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并有意识地迫使玩家思考接下来该做什么。

另一种类型则是“动作+沙盒”,这种类型的 游戏 得益于3D 技术的发展和动作 游戏 兴起的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比较流行,以1996年任天堂发行的《超级马里奥 64》为典型代表。目前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了1100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业界内3D动作 游戏 的标杆。 在《超级马里奥64》中,有很多封闭的小世界,允许玩家进入并随意 探索 。马里奥本身可以做出不同的动作,玩家也可以拿起或移动某些物品,以用来解决谜题。这种自由度高的动作系统,以及和环境能自由度较高发生互动的理念,被认为是沙盒 游戏 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种叫是“模拟养成类+沙盒”,代表作包括《模拟城市》,这款 游戏 是90年代最大一类 游戏 的代表,自由玩法有时也与经营模拟 游戏 相结合,如1990年发布的《铁路大亨》是这种 游戏 的先锋之作。

三,沙盒作为独立 游戏 品类的出现

如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有了第一款 游戏 作为先驱,前仆后继的开拓者就会越来越多,从白由玩法类 游戏 的兴起到2000 年年初“沙盒类 游戏 ”这一术语的正式确立,这种自由开放的 游戏 制作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开发者们纷纷开始着眼于 游戏 “自由”的本质,希望摆脱策略或竞技 游戏 等外在的约束因素,把重心放在引导玩家追求休闲开放的乐趣上。

沙盒 游戏 在这一阶段进入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的特点在于,由于技术的发展,运算能力的提高,和地图环境进行相对自由的互动,终于成为一种可能性.自由和开放成为 游戏 的最大卖点,而不是属于某种特定类型的 游戏 ,沙盒 游戏 作为独立的 游戏 品类开始登上 历史 的舞台,沙盒本身形成自成一体的玩法风格。

2000年开始发售的《模拟人生》系列,是一款以模拟普通人生活为主题的电脑 游戏 ,由EA公司出版。《模拟人生》目前在全球卖出了超过1500万套,是艺电 历史 上最畅销的 游戏 。模拟人生的成功之处在于,引入了智能AI 的概念,NPC 的反应也能够根据环境的改变而做出,这一点大大拓展了玩家和周围环境的互动性。

《侠盗猎车手3》是2001 年发售的最畅销的 游戏 。该 游戏 的主角是一名罪犯,在一次银行抢劫中被自己女友背叛,为了完成复仇,他需要靠和城市里的黑帮合作,逐步成为城市中的犯罪头子。这款 游戏 竭尽全力为玩家模仿在一座城市中生活的各种要素,像是飚车,对抗警察,做各种黑帮任务,和路人互动,开枪射击等。《侠盗猎车手3》最成功之处在于其打造了一个庞大的3D开放城市,让玩家尽情在里面体会乐趣。

随着沙盒类 游戏 的发展,开发者们渐渐发现,单机类 游戏 在交流互动上的限制,似乎成为了充分发挥自由 游戏 乐趣的无形屏障。即使 游戏 自由度再高也只是人脑与计算机数据库之间的互动。而网游在社交功能上的优势则使其能通过人与人的互动来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一些具有沙盒雏形的网游作品逐渐开始进入玩家的视野。而欧美人热爱自由冒险的天性也使得他们在网游的自由化之路走在了前面。

冰岛CCP公司开发的《EVE OL》就是很好的例子。作为硬科幻网游的代表作,《EVE Online》拥有极宏大的宇宙背景与自由度极高的 游戏 模式。玩家可以自主选择成长路线,无论是成为贸易中间者的星际商人,还是成为拥有众多舰队称霸一方的王者,全在于玩家自己。另外,EVE也是一个极强调玩家间合作的 游戏 ,自给自足的 游戏 方式在这里是完全行不通的,而为了保证 游戏 乐趣,开发者还将EVE所有玩家都放在同一个服务器中,因而就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宇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近似真实的生态圈。就玩家自身来说,则是通过由小到大,由点到线的成长过程来展现 游戏 的核心,从而真正体会到成长的感觉与 游戏 的乐趣所在。

当然,除了EVE之外,还有很多沙盒化或是类沙盒的网游,如《激战2》,《行星边际2》。以及僵尸生存类《DayZ》和有着永久死亡设定的《赛伦王国》等,它们都各自代表了欧美 游戏 开发者们在网游沙盒化道路上的不同尝试。另外,一些出自亚洲 游戏 制作者之手的作品渐渐表现出了对自由理念的追求,如《最终幻想14》和《上古世纪》等,虽然其核心还无法完全摆脱传统 游戏 的线性模式,但其在 游戏 玩法上的丰富与优化,包括对于玩家自由 探索 的 游戏 地图的大范围扩展,以及玩家行为影响整个 游戏 世界变革的设定等都对沙盒类网游的发展与进化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四,大作层出不穷,玩法自我演化

沙盒 游戏 的全盛时期2015年到来,其特点在于一大批制作精良的沙盒 游戏 呈系列形式出现,成为 游戏 的主流形态,尤其是2015年,更被称为“沙盒年”。沙盒的玩法不断进化,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分支类型,尤其是2011年《我的世界》正式发布,标志着真正创造类型的沙盒 游戏 来临,从此沙盒 游戏 揭开了崭新一幕。 下面介绍几款这一时期的沙盒 游戏 代表作。

《上古卷轴5》是一款2011年发布的“沙盒+动作角色扮演类” 游戏 。《上古卷轴V》充满了各种非线性的剧情,玩家可以在世界各处的非玩家角色(NPC)处接受任务。 游戏 本身开放的剧情系统可以动态地改变以适应玩家的行动。除了剧情中的任务外, 游戏 中还有无穷多动态生成的随机任务。

《侠盗猎车手V》是一款2013年发布的“沙盒+动作冒险”类 游戏 。和前作一样,玩家可自由徜徉于开放世界里,和NPC 互动,战斗或者 探索 。《侠盗猎车手V》发行第三天,销售额已超过10亿美元,成为史上销售最快的 娱乐 产品。2015年8月, 销售全平台达到5400万套,成为畅销 游戏 排行榜第四名。

《H1Z1》是一款2015年1月发行的“沙盒+生存类网游。 游戏 内将背景设定为美国中部的某处,僵尸病毒大规模爆发.玩家在地图某处随机出生后,需要收集资源,建造房屋,与同伴携手并进抵御僵尸.当然,玩家之间也可互相竞争PK。沙盒生存类 游戏 是沙盒 游戏 演化而来的一个重要分支,玩家需要在各种恶劣的条件下生存,这一玩法广受欢迎。

《巫师3:狂猎》The Witcher 3:Wild Hunt是一款动作角色扮演+沙盒类 游戏 。于2015年5月发行。 游戏 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玩家将扮演一名狩魔猎人,用剑和魔法抵御在奇幻世界中遇到的危险,同时与NPC 进行互动。巫师3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游戏 在6周内售出600万份。

《辐射4》Fallout 4是一款揉合了沙盒+生存+建筑+角色扮演的 游戏 。于2015年11月发行。 游戏 叙述了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核爆前,主角被送到避难所冰冻。在200年后玩家作为避难所唯一的幸存者重返地表,并向着波士顿市区出发,展开冒险。《辐射4》中玩家能够利用废弃物搭建各式各样的建筑,再加上丰富多彩的剧情分支和庞大的世界观等因素,使其成为2015年沙盒 游戏 的代表作。

进入2015年后,沙盒 游戏 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各种优秀的沙盒 游戏 层出不穷,但真正将沙盒类 游戏 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或者说让人跌破眼镜的同时大呼原来 游戏 还能这么玩的神作则非《我的世界》莫属。《我的世界》Minecraft是一款沙盒独立 游戏 ,最初由瑞典公司程序员马库斯单独开发,随后由2009年成立的瑞典公司Mojang 开发并发行。2013年,Mojang以25亿美金的价格被微软收购。《我的世界》的问世,标志着纯正意义上沙盒 游戏 的诞生。

《我的世界》中,玩家诞生在一个完全随机产生的世界地图中,以破坏和重建 游戏 内特有的立方体材料进行 游戏 . 游戏 中的其他特色包括 探索 世界资源,合成物品,建造建筑以及生存探险等。用一个粗浅的比喻就是,《我的世界》相当于电子 游戏 界的乐高玩具。相比之前《我的世界》更符合沙盒 游戏 的称号,玩家可以真正地像堆砌沙子一样,随心所欲地创造道具,改变环境,以及用方块材料建造物品。

游戏 主要以第一人称进行。核心玩法大多围绕如何利用不同的方块建造物品。而世界主要由像素化风格极强的3D方块组成,不同的方块代表不同的材料,如泥土.石头。 游戏 随机选择要放置的地方,从而进行创造各种矿物,水和树干。玩家可以收集这些方块,并将其放置以完成各种制造。

《我的世界》模拟了现实的许多场景。 玩家可以找到各种地形,包括平原,高山雪地森林和海洋等。 游戏 中也有昼夜交替,一天为现实世界的 20 分钟。 游戏 中还有多种多样的NPC,包括动物,村民和敌对生物。牛,猪,鸡等非敌对生物,它们可以被猎杀做成食物和制作材料。相反地,在黑暗区域,如洞穴,则会有敌对生物出现,如蜘蛛,骷髅,僵尸等。

除了建造以外, 游戏 有多种模式。最主要的四种 游戏 模式为生存模式(Survival Mode).创造模式(Creative Mode),冒险模式(Adventure Mode)和旁观者模式(Spectator Mode).

生存模式中玩家必须维持生命并采集资源打造自己的世界;创造模式中玩家拥有无限的资源并可飞行:冒险模式中玩家可在其他玩家定制的地图中游玩。另外, 游戏 也支持多人联机模式,玩家可以自行搭建服务器,多个玩家之间能够互动,并在一个世界中与对方交流。

这款将自由发挥到极致的 游戏 ,完全抛开传统 游戏 中的剧情,竞技,升级等元素,既没有任何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也没有华丽的画面或是复杂的系统,玩家在 游戏 中只需要通过“破坏”和“建造”这两种行动,再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就能将一个个像素小方块组合成房屋城堡,甚至是城市,创造出现实中可能或者不可能存在的神奇世界。这种颠覆式的超高自由度玩法,也使得作为独立 游戏 的该作成为了 游戏 界的黑马,不仅登陆各大 游戏 平台,其各版本销量也是久居不下,更被玩家奉为了真正的“自由”神作。

《我的世界》是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沙盒 游戏 ,同时也是销量最好的 游戏 之一。根据官方的一次统计,截至2016年5月,《我的世界》在全球的销量超过9000万份,总收入超过15亿美元。骄人的成绩使得《我的世界》成为世界 游戏 史上最畅销的PC电子 游戏 。

而一个经常被问起的问题是:在中国,玩家是不是较西方而言,对开放 探索 类型的 游戏 接受程度较低?我们的答案是中国玩家和西方一样,也对沙盒 游戏 有很高的接受程度。在中国沙盒 游戏 也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时间。20 世纪90年代初期,文字MUD 游戏 给当时的玩家带来了很大的自由度选择。在 游戏 中,玩家可以用文字对 游戏 角色下达指令由于当时处于网络 游戏 的早期,管理员并不以填充内容为主要运营手段,玩家之间的互动和 探索 成为早期MUD 游戏 的主要任务之一。

1996 年的单机 游戏 《金庸群侠传》普通被认为是早期带有沙盒元素的单机 游戏 。《金庸群侠传》以金庸笔下的十四部武侠小说所改编,玩家可以与部份金庸小说人物共同冒险, 游戏 自由度非常高,地图也是非常开放的,玩家可以选择行善或是作恶,这样 游戏 的剧情走向和最终结局也会很不一样。但进入2000 年以后,随着图形化网络 游戏 的出现,练级,PK,公会,副本,任务等。被“设计”出的玩法成为网络 游戏 的主流。

玩家开始习惯于跟随 游戏 运营商的指示进行 游戏 。 探索 等需求开始减弱。本身国内的网游研发商也很少涉足沙盒 游戏 ,原因是因为研发成本高昂,并且缺乏研发和运营经验,且商业化模式不清晰等。 在这个阶段自主研发的沙盒 游戏 可以说是寥寥无几,研发商的急功近利导致产品的同质化严重,而“自动寻路”式这种国产独有的自动化 游戏 模式的盛行,更使得以“自由”为核心的沙盒类 游戏 得不到重视。

国内的许多 游戏 玩家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似乎也习惯了线性的 游戏 模式和无脑的自动式玩法。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进步,国内 游戏 产业逐渐步入精细化的发展阶段, 游戏 研发商们开始将目光转向 游戏 品质的提升,以及降低用户流失率上。提高 游戏 乐趣理所当然地成为研发的重要目标,而沙盒类 游戏 ,特别是沙盒类网游这种以高自由度为乐趣的独特 游戏 类型则越发受到关注。 越来越多的国内玩家视野日渐开阔,自主意识也逐渐觉醒,有些玩家开始对国外自由开放式的 游戏 产生了兴趣和期待,甚至会千方百计进驻国外服务器进行率先体验。

而国内的实力厂商自然也是抓住玩家的这一需求趋向,通过代理的方式将这类 游戏 引入国内,也让国内玩家能够接触到本土化的国外沙盒类作品。与此同时,一些国内 游戏 研发者们也开始发力,纷纷在自研作品中加入沙盒元素或是自由化的玩法。或许这些元素并不成熟,甚至可能只做到了概念上的转变,但对于国内 游戏 米说,却具有着开创性意义,也是为以“自由”为核心的沙盒类 游戏 在国内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想要做出真正与沙盒 游戏 理念完全契合的作品,国产 游戏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语

沙盒 游戏 从早期的寥寥无几,到后来的饱受争议,再到今天的百花齐放,沙盒 游戏 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今天,或许很多人还是不认可这种 游戏 方式,但自由和 探索 作为虚拟 游戏 永恒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沙盒 游戏 才是未来 游戏 发展的终极形态,我相信,随着 科技 和技术的进步,未来真正意义上的沙盒 游戏 终会到来。

电子游戏画面进化史

看到这个画面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雷达?声呐?其实都不是,这是于1962年诞生的人类 历史 上第一款 游戏 space war,它第一次将 游戏 以电子信号的形式展现给世人,原来 游戏 还能这么玩?但在此之后的十年间人们并没有认识到电子 游戏 的价值,直到1972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PONG诞生,它在商业上的成功才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这一全新领域,电子 游戏 也自此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1977年雅达利2600的发售让电子 游戏 走进千家万户,得益于半导体工业的进步让 游戏 告别了原先单一的黑白色调,分辨率也从早期肉眼可见的大方格变得越来越精细,于1983年问世的红白机更是带来了超级马里奥兄弟和魂斗罗这样经典的神作。就这样 游戏 经过了二十年的蹒跚学步,终于从马赛克的黑白画面进化成了较为精细的彩色画面。时间来到了九十年代,此时2D的 游戏 画面已经不能满足玩家对于代入感的需求,那么下一次的画面升级必将是革命性的。

3D 游戏 的出现大大增强了 游戏 的代入感,于1993年发售的世界第一款FPS 游戏 德军总部3D让玩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沉浸感,以第一人称 探索 地图的乐趣在当时是非常新奇的事情。即便早期的3D 游戏 由于机能和技术的限制, 游戏 画面属实不堪入目,可它依然在玩家之间引起了轰动,所有人都意识到3D 游戏 才是未来。1996年发售的古墓丽影1的画面相比德军总部3D就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人物建模以及场景的贴图都精细了不少甚至不亚于如今的一些手机 游戏 。此时的硬件已经不能满足 游戏 的胃口,那时的雷神之锤就被冠以硬件杀手的称号。

在这之后独立显卡成为 游戏 玩家的标配,硬件性能上去了, 游戏 厂商又会想方设法榨干这部分多余的性能,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于2003年发售的马克思佩恩2无疑成为当时的画质标杆。马克思佩恩2因为使用了Havok物理引擎以及DX9的部分特效导致它的配置要求空前之高,甚至在那时只要有新显卡推出必将使用马克思佩恩2来测试其性能。而仅仅在一年之后登场的孤岛惊魂则再一次震撼了玩家们的视觉,更夸张的是它是一款沙盒 游戏 。逼真的水面反射效果以及随风摆动的树木让它成为了新一代的显卡杀手。

紧接着2006年发售的竞速 游戏 极品飞车9、开放世界RPG 游戏 上古卷轴4都为玩家展现了当年最强的画面水准。而在2007年一切都不一样了,这注定是 游戏 画质里程碑的一年,因为孤岛危机诞生了,是不是名字里有个孤岛的都很吃配置?它的画质即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丝毫不落下风, 游戏 的贴图、物理效果、光影都是一等一的牛,以至于当时的卡皇8800Ultra只能在孤岛危机中跑出十帧的成绩,玩家一片哀嚎,史称显卡危机。现如今的 游戏 虽然越来越真实,但玩法上的创新却越来越少,你觉得是玩法重要还是画质重要呢?

“变化之大翻天覆地”,电子游戏60年进化史是怎样的?

从1958年开始,当时的游戏机还是由美国人发明出来的,游戏机个头也是很笨重,随着后来时代的发展,慢慢的我们接触到《超级玛丽》《魂斗罗》等小霸王遥控游戏机,然后就走到了电脑游戏端,比如常见的《魔兽世界》《红警》等等,而到了现在,手机游戏和一些更有科技感的游戏也慢慢走向了大家的眼中。

电子游戏,也是我们青少年时期特别热衷的一个娱乐方式,虽然很多家长都认为电子游戏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但这个还是主要看人们的自控能力,游戏本身无害,就看你怎么玩他了,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电子游戏类型也大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早我们有一台小霸王游戏机,感觉就是很开心的事情了,那时候大家喜欢玩《超级玛丽》《魂斗罗》,这也是经典游戏。

而到了00年代,电脑也开始普及了游戏功能,当时大家就开始热衷于《魔兽》《暗黑破坏神》,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大学生都喜欢玩,有些人还一起聚到网吧玩,而就在当时的形势下,发生了很多小孩因为迷恋电子游戏,甚至不上学偷钱去网吧玩,和家长发生冲突,不过这个也没有影响到电子游戏的发展。

后来智能手机开始进入了市场,像《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也是2010年左右特别流行的游戏,还有现在的《王者荣耀》,都是手机游戏的人气巅峰作品了,当然电脑游戏也不甘示弱,像“吃鸡”等枪战类游戏也是越来越火,感叹游戏的变化史真的很值得回味啊。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氪金游戏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条评论
  • oowbl 发表于 5个月前 回复

    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这篇文章都堪称上乘之作。http://www.ghzszy.com/down_12_pdf.html

  • 7XSeA 发表于 5个月前 回复

    希望作者能继续保持这种高质量的创作,期待更多佳作!http://www.ghzszy.com/pdf_4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