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车行

中小学教师评副高很难通过吗(中小学教师评聘副高有多难,主要难在哪几方面)

车友车行 资讯攻略 2022-09-23 1094浏览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小学教师评副高很难通过吗,以及中小学教师评聘副高有多难,主要难在哪几方面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中小学教师评副高很难通过吗





谢谢邀请!!!

中小学教师评聘副高有多难 主要难在哪几方面 下面我针对此问题来解析一下(我是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对中学的情况不太清楚):

一,副高职称的指标每年对于一所学校来讲是比较少的,特别是对小学就是少之又少,大约一年只有一个副高职称的指标(指标由教育部门根据学校的情况下达),由于指标少,想评聘副高的人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刚开始评聘副高的指标都被学校领导们评了。近两年随着指标数有所增加(两三个),平头教师有了希望,但是竞争就随之而大了。

二,副高评聘的硬性条件较多,主要在几个方面: 1. 教龄要长,也就是从事教学工作二十年以上,担任一级教师(现在新的级别,以前的小学高级教师)五年以上。2.学历,必须具备在大学专科以上。3.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成绩均在称职以上,并且至少有两次年度考核为优秀以上。4..任现职以来,应有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或在学术交流的教育教学论文;又或在本校与本系统有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5.城镇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支)教2年以上的经历。6.每年的继续教育学时要达标。

三,副高评聘的软性条件: 1.本人应与学校领导和老师搞好关系,特别是学校的职称评聘小组。2.本人应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既教书又育人,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家长关系和谐,受到学生喜爱家长喜欢。3.本人历年来获得的各种奖状越多越好。

综上所述,评聘副高职称的确较难,最主要难在副高的指标太少。另外全国各地的情况不同,也许副高的评聘要求和条件也有所不同。假如中小学教师晋升机制能够按照公务员改革后的晋升机制实施,我想是会受到广大一线教师欢迎和赞美的。

以上仅为个人之观点供参考,如有不当欢迎指正!!!欢迎评判!!!

各地评审副高规定不一样,最好是按照本地的文件执行。总的来说,做好这几个方面几个方面,通过评审的几率会大增。

一、教学成绩。近年来的职称评审,对教学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重视了,成绩能直接反映出教师班级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学成绩不理想的教师,可能无缘副高。以我市为例,教学成绩是评副高的硬指标,今年出台的文件明确规定,教学成绩必须要独立成一个自然段,把乡排名、县排名、优秀率、合格率等列出来,成绩优异的教师,评委们写评语的时候,才有依据呀!若是同年级县排名倒数15名,一票否决。

二、获奖证书。各类证书也是教师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研究和班级管理的直接证明,比如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表彰的 “ 教学能手、先进教师、优秀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教学成绩在乡、县位居最前列的教师,乡和县两级表彰必然会有,虽是精神上的奖励,但在职称晋升时用处特别大,这也是评委写评语的依据之一。

三、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从事教育科研的起点,关系到教育科研的方向、成效、价值和意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型教师的直接证明,从立项到揭题,自己无论是主导还是参与,都能享受这其中的光环,这是评委比较认可的评审要求之一。

四、教育教学经验文章。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或教学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果体现,直接反映出教师工作开展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教学成绩和表彰奖励人人都有,但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未必人人都有,而评委都属于管理层,也喜欢搞研究,喜欢写文章,他们最欣赏的,就是把平时工作中的经验、 *** 、成果等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果一线教师多一点这方面的文章,对评委而已,如遇知音,会大大提高评审通过率。

晋升副高,是所有中小学教师的愿望,虽说职称改革的政策越来越人性化,但我们还是要多付出点努力,多争取一些荣誉,在同等条件下,会比别人多几分优势,通过率自然会更高一些。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若有不妥,恳请指正,不胜感激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部分网友抨击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可一部分老师连评职称的条件都不知道,即使有很多指标,条件不达标也是浪费了。结合评高级过程中,具体分析一下评职称过程中的难点。

一、学校的高级职称名额。

这是让很多老师感到头痛的事,高级职称名额是根据学校在职教师人数,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核编,这个决定权在人事局的编办,不在学校和教育局。有的学校高级指标很少,我们学校等待评高级的老师,就有100多人。

二、论文和课题研究。

论文和课题是很多老师很反感的一件事,但为了评副高,这是必须要提供的资料。至于你是否具有课题研究的能力,并不重要。学校里可以组织老师参与市、区普教课题研究,只要课题结业了。课题研究人员都会有一张结题证书。关于论文不想多说,只要省级以上正规刊物即可。

三、优秀证书。

任现职以来,需要提供优秀证书。专科学历,需要两个优秀证书。本科及以上学历,需要一个优秀证书。这个条件可能不同的地方不一样。

四、学历达标情况。

目前有99%的老师学历都达标,不祥述。

五、普通话达标情况。

针对不同地方,普通话等级要求不一样,一般情况城里老师要求二级甲等以上,农村教师,二级乙等以上。

六、计算机等级证。

一般是城里学校要求有计算机等级证。而农村学校不做要求。只需提供计算机能力提高培训证明即可。不同地方要求可能不一样。

七、年度考核综合排名。

这是最重要的条件,相信大家都懂的,不祥述。

八、各类证明材料,这个没有难度。

我是小老师的闲言碎语,很高兴能解答这个问题。我参加基层职称评审已经多年了,我说说我的想法。

副高级职称相当于副教授,是能力和业绩的象征,也是待遇大幅度提升的途径。很多人都是望副高而兴叹,大部分人无缘副高,最终达到中级而退休。

评副高难的主要原因是受岗位设置的限制。

一是有空岗的情况。

因为每个单位的副高都是按照一定比例设岗的。比如我们这里小学副高是按照10%的比例设岗的,我们有154位教师,共设15个副高级,目前我们已经聘任的副高是10人,还有5个空岗,我们每年还能分1个副高的虚名额。

二是满岗的情况。

比如我们有154位教师,共设15个副高岗位,现在我单位如果已经聘任15个副高了,就说明岗位已经满了,就不分副高的名额了。

满岗的情况要想有副高的岗位,必须每年退休2个副高的岗位,才能分1个副高的名额,这就是“退二进一”的规定,就是退休2个副高,允许1人申报副高。

事实证明一个单位只有在空岗的情况下,才有机会晋升副高。如果等着退休空岗是很难的,几乎没有这种可能了。

如果有高级的名额,最主要的是还要在本单位能脱颖而出,被推荐到市里才有可能晋升高级。

在本单位能突围出去是最关键的。

每个单位情况不同,职称评审方案也是不同的。但所有单位的方案在大方向上必须和上级的评审精神一致,然后制定相应的细则,具体量化每位参评人员的积分。

职称评审方案必须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才能实施,并且方案一般是不能改变的。

方案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广泛性。不划范围,兼顾大多数教师的利益。

根据我这几年参加评审的过程来看,很多人在本单位突不出去的原因,就是在各种证书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名落孙山。

一是客观方面的积分是无法改变的。

比如教龄的积分,有多少年的教龄就得多少分。教龄短得分少,教龄长得分多,这是客观的无法改变。

学历分也是无法改变的,不同学历是分段积分的。早拿专科本科学历的积分一定高于晚取得同等学历的。

二是周期比较长才能得到的积分。

比如教学成绩是采用了两年的成绩,这就要求晋级人员每天都努力的去抓成绩,每次成绩好,才能取得高的积分。

三是各种证书的取得是最难的,也是很多人从本单位推荐到市里以后,最后没被评审上的瓶颈。

被推荐到市里以后,证书只需要交三件。这三件是代表一个人最高成就的三件证书。

都可以是荣誉方面的证书,如教师节表彰的优秀教师、工作者、班主任、师德标兵或者党务工作中、辅导员等。

也可以是业务方面的,如教学能手、公开课示范课、讲课比赛、质量奖等。

也可以是荣誉和业务结合的,如一个优秀教师证书,一个优秀班主任证书,一个质量奖证书。

很多教师最后没被评审上副高职称,都是因为上交的三件证书含金量不高,或者获奖位次低,而未被评上。

现在各种比赛活动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获得证书的机会更少了。

随着评审政策的变化岗位设置的增加,很多教师将会荣幸地晋升到副高。

很多地方专门设置了乡村高级教师职称,这为乡村教师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干劲,将有 件:

1、分配到学校的名额少,但以乡村教师申报不受名额限制。

2、当班主任年限,一般要求3年以上,并且获过校级以上优秀班主任奖,同时要求成功转化3名后进生或控辍保学。

3、主持或参与完成一项以上课题,课题从开题到结题时间长,一般2到3年。但近年可以用主持集体备课代替。

4、发表论文一篇以上,要求在正规期刊上发表,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可查期刊名为正规刊物。但近年可以用教案设计等代替。

5、要有县级教育部门以上奖状一次以上。

6、能培养2名以上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要求获一定的奖励才算。

7、能参与教学改革,要出具学校证明或奖状才有效。

8、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出具学校证明或奖状才有效。

各地要求有点差别,但大同小异,要查看当地当年职称文件。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是真理!

2018年我参加中小学副高职称的评聘,很幸运,一次通过!其实能顺利评上副高,是幸运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我2005年就是小教高级,也就是现在的中小学一级,。那时中小学职称还没有合并,对于一个农村小学教师来说,小教高级也就是最高职称了。当时也有小学教师评中学高级职称的,我们叫小中高,当然能评上小中高的是凤毛麟角,一个县里也没几个,做为农村教师的我想也不敢想。

2013年,听同学说农村的小学教师也能参评中小学高级了,我就打听了一下需要哪些必要条件,自己开始慢慢准备。在教学之余,撰写教学论文,学做课题,积极参加班主任基本功比赛,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和评优课等活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各种比赛都获得的奖状,课题也顺利结题,论文在省级刊物,当然教学成也不错。2017年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测试也通过了。

从2016年开始我们省对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也不断倾斜,16年我们镇给了3个名额,17年,18年都给了5个名额。

乘着政府的好政策,2018年,我参加了副高职称镇里的初选,综合评定第二名,申报到省里也顺利通过!

我觉得农村教师参加副高评审主要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副高比例接近饱和,名额变少,我们镇19年,20年每年只有2个名额了。二是缺少证明自己教学能力的证书,就是优质课,基本功等奖状。有不少老师教学成绩每年都不错,但不热衷参与各种竞赛活动。对于写论文,做课题也不积极。请职称光有教学成绩是不够的。再说了,想参评自己就得积极准备,哪个评上的教师都付出了自己努力。

以上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出来的,希望给大家一点帮助。

中小学教师评聘副高职称难在何处 很多人说,名额太少。这从表面看,现在和过去比,实际数字少是事实。但不完整。就教师专任教师队伍总数而言,副高职称占30%;中级职称占50%;这个比例与其他各行业专业技术职称人数占比结构是一致的。落实到具体单位,重点高中略多,初中略少,小学幼儿园更少。但是作为我亲身经历而言,从中级向到高级转换,主要不在于名额,而是另有原因。我讲的原因,是多数头条发文要取消职称,使教师队伍不作为有专业技术系列的普通职业,同工同酬等,不认同的。尽管如此,我还是讲一讲我的经历和感受,不想有人认同,只想说明真象的另一面真实。

1.教师职称评聘,不是评先进,不是评模范,而是评专业技术水平。而教师专业技术水平是伴随着其专业生涯进程,呈现出阶段性内涵和特征。一般,新教师入职阶段,在于站稳讲台,熟悉教育教学常规;成长期阶段,在集体备中,能凭借教学参考书和大纲,组织教材,掌控班级独立施教;成熟期阶段,能独立掌握学科系统重要关节,应对多种课堂局面,有效控质量,是年级中各学科把关教师。这就是中学一级教师基本特征。他们都有一定经验,也有一定应变机智和能力,是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主力。但属“经验型”教师。为什么 他们有不少经验,但他自已讲不出他的经验是什么 为什么 只停留在“感觉”阶段。当你细问他经验是什么 他可“如数家珍般地”一一列举做过的事,问有何理论依据 他说,我不知什么理论,也没有什么理论,要不我再上一节你看看 他们不怕上课,也不怕上不好课,他们上课时胸有成竹,特别面对他熟悉的那帮孩子,他更有信心。但在教育理论方面是有点不知所措的。特别反映在写学术论文,哪怕是对自已经验描述,都认为这不是教学的份内事,是对教师“折腾”,很无辜,无奈,无助。更不要说做课题了。其实,教师专业生涯进程下一步,就是从“经验型”教师后“研究型“教师转换。这是教师专业生涯进程重大的转折。为什么 因为教师是个专业,有五大基本特征:一,教师职业伦理,师德修养水平,教师的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外,是需要有不断的修养的(这里不展开);二,教师有自已的教育理论体系和自已特有的实践领域。而问题在于理论与实践往往不一致。就在课堂上往往出现两难问题。顾及了教学目标,却顾不了接受水平低的学生;顾及了学习水平低的学生起点,但又来不及完成这节课教学目标。这样的既要合目的性,又要合规律性的实践合理性问题,每时每刻考验着我们。三,教师对象的不确定性,可变性,不稳定性,需要教师的判断能力,教育教学的判断能力是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学水平 件,因为材料…老师们开始揪心,开始忙碌,甚至于焦头烂额,昏天昏地了!

有的老师甚至谈虎变色,索性不参加了,那么评副高到底多难呢

我来讲讲我评副高的过程,你看看评副高到底难不难

2017年,我们开始实行县管校聘,职称全镇放在一起核算,加上副高比例放宽,我们镇名额一下出来70多,可是根据我们市教育局要求,必须符合九选二条件,就是给出九个条件,你必须符合两个才能申请。我们镇中心校一统计,符合标准的只有不到二十。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寿县刚并入淮南,以前都没有名额,也没有人关注淮南评职称要求,突然来个九选二,符合条件的当然少而又少了!

于是乎,这些符合条件的老师就开始准备材料,我们也在旁边帮忙,什么听课啦,班主任材料啦,反正我当时整天也忙得不亦乐乎!以至于也有些晕头转向!

直到他们要交材料的前三天,那是一个周六上午,我正帮一同事整理材料,忽然我得到一个消息,县里论文一等奖可以算九选二之一,三年年冬考核优秀也可以算九选二之一,但是参加无生上课必须获得优秀。

论文一等奖我有啊!优秀,我岂止三年,任职期内六年也有啊!这意味着我也可以参评!

我当时愣住了,三天,只有三天给我准备的时间!

备课笔记,我有!教学计划,我有!听课记录,我有!班主任材料,我有!……我有,我全有!

回家之后,我把硬件材料收集在一起,把一些软件材料从平时积累的电脑中调出来,打印还来。

三天,妥妥的,周一,当别人交材料的时候,我也交材料了,有的老师都不敢相信!

后来,我的无生上课获得87.6分的时候,我顺利通过了优秀,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看来,评职称并不难啊!一靠机遇!二是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

各位同仁,你们怎么看

中小学教师职评统一后,共设五级岗位,分别为中小学三级、中小学二级、中小学一级(中级)、中小学高级(副高)、中小学正高级。一般老师评上中级就到头了。再往上走是中小学高级,相当于副教授级别,晋副高真的是太难了。

中小学教师评聘副高究竟难在哪里呢?

有指标限制。教师职称总体原则是\"控高限低稳中\",一般单位按12%执行。如我们乡中心校在编在岗近百人,设岗12人。原有6人,去年新晋5人,所以今年只剩一个指标。而今年够条件等待晋级的有5名教师,竞争相当激烈。

评与聘不同步。有的地方实行评聘分离,够条件允许参加职评,但评上后不能马上聘用。必须等待有空岗后才能聘用。

即使有指标有岗位,还有许多硬条件在等着你,晋副高条件要求多且高,一般老师不易获得。

一个县级以上表彰,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县级优质课证书,一等奖的一个,二等奖的要求2个。

教研类综合奖,如综合实践活动奖或县级课题(排名必须在前三名)。

有五年班主任工作经历。

近五年内年度考核必须有两个\"优秀\"等次。

必须有农村教学经历,城市老师有一年农村支教经历。

此外,还有课时要达标,指导青年教师获奖情况等要求。城市老师获奖,必须在以上农村教师基础上加一个等级。

想要评上副高,就要认真学习对照晋级条件,积极努力争取,准备好条件。国家现在已经开始进行职评微调了,如多地出台乡村女满二十五教龄,男满三十年教龄,不受指标限制评聘副高。不要只\"望高兴叹\",而无所作为,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本人是一位乡村教师,老中师生,当年晋小学高级教师时,苦于论资排辈,一直等了十九年。乡里很多老师以为小高到了头,就什么也不干了。但我进修拿到本科文凭,积极参加研,讲授县级优质课并获奖。当2016年,职评新政实施,小学教师也可以评副高,我得以参加晋级排名,终于在2019年成功上岸。

总之,晋副高难,其中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公,但老师们千万不要放弃,一定要积极努力争取准备。否则,机会来临而自己条件不足,将会留下遗憾。

我是乡村教师@闲云清风520 ,一个头条忠实粉丝,乐于与你分享我的教学故事、观点,让我们在头条一路同行,互相学习吧!

我在38岁时,就被评为副高级了,也没有感觉很难,根据我这几年给别人整理进副高级的材料,谈谈我对晋升副高级点点滴滴看法。

晋升副高级第一难就是能拿到学校或者中心学校晋升副高级的指标。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学校或者一个乡镇副高级指标就那么多人,我们这儿已经连续三年副高级指标每年就一个人,十个人争夺一个指标,想想就知道有多难了,有人戏称:学校就是个鬼门关,一旦你拿到了晋升副高级指标,剩下的就好办了。

那么,要想冲出校门拿到晋升副高级的指标,这时候你就要按学校或者中心校的规矩办事,否则就像我们这儿有一个老师一样,连续申报副高级7年了,都没有评上,就是因为不遵守规矩,总以为自己的条件比较硬,学校举办的活动不参加,以至于中心校发的证书没有,评分时分数低,就是评不上。

每个学校评选的办法不同,要想拿到副高级的指标,你就要遵守你们学校评判标准,需要啥,你就去努力准备啥,不要抱怨不公平,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到时候自己气的半死,但是你还拿不到指标。

晋升副高级第二难就是市县级综合表彰。

市县级综合是晋升副高级必要条件,要想拿到市县级综合表彰,还要看你们学校综合表彰是如何给的,如果按照学校的量化积分给,那就积极努力工作,多担课,班主任工作做好,按照你的学校量化考核细则,能多拿分就多拿分,最后自己的量化积分高了,综合表彰不就有了。

要是其他的门路可以走,就不要可怜自己的钱了,能请客就请客,能串门就串门,门串多了,就熟悉了,一熟悉说不定就有了。

晋升副高级是优质课。

这几年优质课证书也比较难拿了,原来随便讲讲,就是一等奖,现在一等奖少了,而二等奖有时候又不管用。所以就就需要我们多磨课,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根据我这几年出去听课经验,告诉你评判优质课标准,比如数学,课堂引入必须引人入胜,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探究过程必须让学生经历猜想,动手操作,验证,归纳过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如果能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更会得到听课老师的青睐。

至于综合实践,课题不叫事吧。

总结。

晋升副高级并不难,关键是吃透学校政策,然后自己积极努力去争取,不要抱怨和埋怨政策对你不公平,抱怨和埋怨解决不了问题,更不能为晋升高级提供条件,相反还会对你不利,学会适者生存吧,不要埋怨学校领导如何如何,谁当领导都一样。


今天关于《中小学教师评聘副高有多难,主要难在哪几方面》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中小学教师评副高很难通过吗的详细内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氪金游戏网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中小学教师评副高很难通过吗 的文章
1条评论
  • miKyP 发表于 1年前 回复

    文章中提到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感谢作者的分享。http://www.ghzszy.com/down_4_epub.html